
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
去甲肾上腺素只宜静脉滴注给药
口服收缩胃粘膜,在碱性肠液易分解
皮下注射收缩血管,发生组织坏死
静脉推注引起BP急剧升高,息率紊乱
去甲肾上腺素
作用:
①血管
激动α1受体,使几乎全身小A、小V收缩,皮肤、粘膜血管最明显,肾血管其次,皮肤、粘膜>肾>脑、肝、肠系膜>骨骼肌,仅冠状血管舒张。
激动α2受体,负反馈,NA释放减少
②心脏
激动心脏b1受体,心肌收缩力加强,心率加快,传导加快,心输出量增加。大剂量可引起心率失常。整体情况下,心率由于血压升高反射性减慢
③血压
平均 | 收缩 | 舒张 | 脉压 | |
治疗量 | + | ++ | + | + |
大剂量 | ++ | + | ++ | – |
④其他
对机体代谢影响较弱,大剂量时血糖升高
临床应用
1.早期神经原性休克
2.药物中毒性低血压
3.上消化道出血
不良反应
1. 局部组织缺血坏死: 处理;普鲁卡因+酚妥拉明
2. 急性肾衰: 肾血管收缩,少尿、无尿、肾实质损害,保持尿量>25ml/小时
不同药用于不用类型休克:
去甲肾上腺素——早期神经原性休克
肾上腺素——过敏性休克
多巴胺——各种休克:感染中毒性休克、心源性休克、出血性休克
美芬丁胺——心源性休克
异丙肾上腺素——中心静脉压高,心排出量底的感染性休克
应用于支气管哮喘的药物:
作用机制
激动β2受体,是支气管舒张;激动肥大细胞上的β受体,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;肾上腺素,麻黄碱尚可激动α受体,是支气管黏膜血管收缩,减少渗出,减轻粘膜水肿
肾上腺素(注射)、异丙肾上腺素(舌下或喷雾)——见效快,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,口服无效,选择性低,因引起心悸心率失常等不良反应;麻黄碱(口服)——口服有效,作用维持时间长,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和轻症治疗,起效缓慢,对重症急性发作疗效较差,易引起中枢兴奋的不良反应


版权说明
- 1.本站大部分下载资源收集于网络,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;
- 2.若为付费资源,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(所有费用仅为收集整理费用)
- 3.若作商业用途,请到原网站购买,或支持正版书籍,由于未及时购买和付费发生的侵权行为,与本站无关。
- 4.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本站删除,我们将及时处理!
- 5.本站代找各种电子书籍,底部联系方式即可。
- 6.如遇不能下载,请扫描网站底部二维码添加站长微信。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注册
社交帐号登录